描写竹的诗句赋予了人的品格(竹之美:描写竹的诗句赋予了人的品格)
第一段:竹的诗意
自古以来,竹就被视为高尚之物。文人墨客们从诗词歌赋中描绘出了竹的神韵和特有气质。其清雅、潇洒、坚韧之美丽,无疑让人们爱不释手,并将其视作人生追求的目标。比如宋代苏轼的名篇《赤壁赋》中写到: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渔舟唱晚,响穷彭蠡之滨;雁阵惊寒,声断衡阳之浦。”然而,苏轼在这首诗之中,又特别提到竹的美丽,“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;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。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”苏轼用竹来勾勒出自己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怀,表现出竹带给人以自由、乐观、洒脱的美感。
第二段:竹的生命力
竹的生命力极其强盛,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顽强生长。这使得竹在文化中成为了代表不屈、坚忍不拔的象征。唐代诗人王之涣就有一首《登鹳雀楼》: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,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。”王之涣以情景描绘竹某些情状,诗句中的竹两次出现,但却比底下的楼房更有立体感。这种由竹子引发出的情境美,让人们在追求美的路上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。
第三段:竹的韧性
竹可以生长得很高,但是竹的韧性和弹性也很强,在风中微微摇晃,却始终挺立不倒,一直坚持到太阳落山。唐代有句名言即是:“竹头脚心俱向上。”这句名言正是在表达竹子的坚韧性和乐观精神。这种精神也同样融入到了中国人的文化之中,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。
第四段:竹的刚中柔外
竹子外表坚实、结实,但是内里却很柔韧,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,是结合了刚和柔的完美。王之涣在其《赠卫八处士》的诗中这样写道:“凌云献瑞,步兵礼乐;所载握砺,几轧轩轩。高平阳岭,意逐春园;庭无闲适,八素活然。”王之涣用八段描绘出竹又坚又韧的外表,虽然光是表面,竹看起来就已十分美丽。但是他继续描绘道:“稍用梳篦,脱其鬓间;佩闲凸刀,削其齿宽。绝盈曲,成虚势;欣人心,温规矩。”通过诗句的描述,人们不难发现,八段竹在经过打磨之后,可以成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笔座,而这也暗示着竹不仅拥有刚健豪壮之美,还秉持柔中带刚的境界,这种美也会赋予人以这种精神。
第五段:竹的博大和谐
传统中国文化中,常常把竹、梅、松三者放在一起,他们是“三友”,具有清雅、高洁的境界。王维的《终南陵别业》中有一句“桃花流水杳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间。 (出自《相思》)。 ”但是在《静夜思》中,王维却说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王维此言于竹则是 “身后绿阴无数,杖藜花落时”。王维将竹自然地融入自己的诗歌中,并且将竹和自然环境和谐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更是让人感受到与竹共同生活的惬意与舒适。而在市井生活,人们对于自己的情感表达,这种柔和、和谐、有节奏感的竹子的象征,也深入人心,延伸到了家庭生活中,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元素。
第六段:竹的美:关于竹的结论
竹子虽然很朴素,但是它包含着许多许多的美。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,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自由、乐观、坚强、细腻、博大和谐等方面的追求。尽管我们生活和时代的变迁,但是文化之美和想象之美,却是历久弥新的。竹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,已经经过千年的历练,成为了文化的基石,也成为了我们个体性格的一部分。因此,当我们欣赏竹子时,更是在探寻人类灵魂深处的美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haiyulian.com/h/7937059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