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夕的来历简介100字(探究除夕的渊源)
1.历史渊源
除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,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。传说在此时期的最后一天晚上,人们会放鞭炮、吃饺子、守岁,以求招财进宝、趋吉避凶。由于中国古代常采用阴阳历双历并行,辗转纠缠,使得农历岁首一直在变动,直到汉武帝时定为春节。而在春节前一晚,也就是除夕,成为恭祝家庭团圆、迎接新春的重要日子。
2.民俗传承
除夕除了有吃年夜饭、放烟火、守岁等习俗外,不同地方还有一些不同的习俗。如在湖北、湖南等地,人们会点燃“年烛”,此举寓意能够驱逐疾病、赶走瘟疫;在浙江一带,妇女会在除夕前凌晨3点起床,称之为“端五日”,放置一些“五福果”(糖果、稻米、芝麻、姜糖和陈皮)来祈求幸福和福气。
3.特殊符号
除夕有着许多特殊的符号。在南方,由于“岁”和“水”字谐音,所以会有爆竹、放烟花贺岁的习惯,寓意着驱邪、迎吉;在北方,则有守岁的习惯。此外,为表达吉祥如意,门上贴年画、春联、对联,厅堂里放年货、糖果、蜡烛、红布等,处处渲染着喜庆的气氛。
4.文化底蕴
除夕的文化底蕴十分厚重。除了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节日之一,也是一个富有美好祝愿的时刻。它寄托着家庭团圆的情感,也承载了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憧憬与期望。此外,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“和谐”、“阴阳平衡”、“祭祖文化”、“民俗文化”等方面。
5.当代意义
尽管除夕这一传统已有千百年的历史,但它在当代仍然有其独特的意义。在都市喧嚣的背后,家庭团圆、亲情友爱等等,这些“人情味”正在被重新重视。除夕不仅是一个祭祀祖先的时刻,也是向父母表达感恩、祝福同胞的机会。同时,对于新年的展望和期待,也使得除夕具有了更深刻的现代意义。
6.走向世界
除夕的渊源、文化底蕴和现代意义,正在逐渐地被世界所了解。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,除夕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地庆祝新年的一种方式。在拉丁美洲,人们会在新年倒数时候吃12颗葡萄;在欧洲,人们会在新年前一刻大声喊出“Happy New Year”等等。在全球化的时代,除夕这一传统文化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弘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haiyulian.com/h/7930839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